[心得] 七年級生的職場焦慮與工作告白:贏家
https://link.medium.com/F0qC1E0KJY
第一集:原來我焦慮的是... https://link.medium.com/dOkkB3WKJY
第二級:職涯發展的遊戲規則 https://link.medium.com/wkLPyIZKJY
--
了解了職場遊戲規則的三個主題「排名、薪資、機會」後,
如果你想要在這場遊戲中,扮演前段班的角色,你該注意哪些事情?
你該怎麼思考以及規劃你的職涯?
我認為有三條路:
一、成為具有國際移動能力的工作者
如果你未來不選擇創業,那國際移動能力或許是你最應該追求的能力指標。
什麼是國際移動能力?
就是當你離開你現在的國家,到另一個國家後,
你可以在短時間,達到跟過去相同的生活水平,這種能力,我稱為國際移動能力。
能去越多的國家、移動能力越強;
能在越短的時間回到原本的生活水平、移動能力越強。
為什麼需要這個能力?
首先,我們在「職場遊戲規則二:機會」知道,
雖然影響你短期薪資最重要的因子是「產業薪資級距」,
但長期來說,影響最多的恐怕是「其他國家的工作機會」。
什麼事情啟發了我這個想法?
我有個美國朋友,問我說:
「為什麼台灣人在思考結婚、生小孩都要思考很久,美國人想做就做呀。」
我聽到這句話的當下就像是有十根針狠狠地插進我的指甲縫般得痛,為什麼?
這些資源充沛的美國人可能這輩子無法理解我們的狀況。
在美國,如果你的物慾不強,你可以工作個三年、存個 10 萬美金;
而這十萬美金,可以夠你用五六年。
不誇張,我真的有朋友大學畢業工作三年以後,探索人生兩年多,
中間還來亞洲玩,存款還有兩百多萬台幣。
是天才嗎?是頂尖大學畢業嗎?
不,他畢業於全美排名 100 、世界排名 500 左右的普通學校,做很普通的工作。
在美國,只要你控制得當,對一般上班族來說,
買車買房生小孩,只要你願意,你都能夠賺到足夠的錢執行這些事情;
在美國,39 歲移民上了「程式補習班」一樣可以在紐約領 11 萬美金的年薪。
當然,美國非常難移動過去,最大的瓶頸不是能力而是「簽證」,
這篇文章就不探討「如何去美國」這個議題,
而是希望帶出「同樣的工作在不同的國家,就會有不同的生活品質」。
假設你現在的工作在身處的國家還不錯,可以達到你要的生活品質;
但你永遠不會知道明年、後年你的國家變成什麼樣子,
你所擅長的產業,在這個國家是否還有好的工作機會、好的升遷路徑?
或是你的專長,會不會在其他國家突然有爆發性的成長?
未來永遠都是未知且不可控,為了把握這些好機會,
移動能力是在你挑好一個合適你的產業以後,最需要培養的技能。
附註:
如果將上面的內容濃縮成一句話,就是當你投入一個產業後,
你可以觀察「你的專業在哪個領域、哪個國家 CP 值最高?」。
台灣不是全然的鬼島,以 IC 設計、晶圓製造來說,全亞洲裡,
台灣給的薪資其實非常有競爭力,因此造就了竹科的榮景,
實際的體現就是,除非是有目的性的挖角,台灣這兩個領域相關的人才,
其實不太會因為薪資的關係離開台灣。
二、晉升為資產階級
資產階級,在生產商品的資本主義社會中擁有生產工具的階級,
也就是你幾乎不用使用勞力即可有收入。
沒錯,如果你覺得「當一個工作者」沒辦法滿足你的時候,
思考的事情或許就是得晉升資產階級。
講到資產,很多人想到的是「錢」,錢叫做貨幣,
貨幣並不完全等於資產,貨幣你可以想成是「可以換取生活用品」的工具。
所以如果你有很多的貨幣,其實代表兩種意思,
你可以把貨幣當成資產、也可以當成單純換取生活用品的工具 ——
也就是「貨幣」有兩種功能,一個是換取生活用品,一個是當成資產來產生收入。
而當你擁有足夠的資產時,你並不需要工作即可有收入,
或是你的工作 CP 值會遠高於勞動階級的人。
這條路由於我也尚未達到,我並不能完全回答,且很多地方是模糊地帶,例如:
「知識是否是資產?」
答案可能是也不是,如果你能夠槓桿你的知識,讓你可以依賴你的知識做決策,
且可以花夠少的時間賺到「自己全職工作的月薪」,或許這樣知識可以當成一種資產。
「創業是否就是資產階級?」
不一定。如果你自己開雞排店,而你的雞排店沒有稀缺性的生產工具,
例如品牌或是獨門的 know-how 可以協助你明顯比別人容易賺錢,
那麼,或許你只是自雇工作者,而非資產階級。
三、調整自己的認知
第三條路,可能同時與前兩者同時發生,也可能獨立發生,
而這取決於個人的「風險承擔能力&是否明白人生為何而來」
如果你是風險趨避者,或許你會選擇路線一,因為他是風險最低、報酬中高的路線;
如果你是風險的接納者,或許你會選擇路線二。
而當你很清楚「人生為何而來」的人,或許你不會看到這篇文章。
因為第一篇、第二篇文章並不會帶給你焦慮感,
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喜好、需求,不會隨著世界的波動而起心動念。
因此,你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認知,外在的社經地位、賺多少錢甚至是政治環境都不能
影響你的心情 —— 因為你清楚自己人生為何而來,甚至因為你這麼了解自己,你能夠
調整自己對於所有外在事情的認知。
--
以上這三條路,並不「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也就是這三條路並不包含了「所有的」路線,也並不互斥;
極端的情況下,你可以既培養國際移動能力、又同時創業累積資產,
且同時調整自己的認知,讓心情品質提高。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標題雖然下得很聳動,但誰是贏家、誰是輸家,
除了自己以外,又有誰能做評論呢?
以上是我的分享,包含看待職場的觀點、發現的重要指標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
後記:
寫這三篇系列文,幾乎是我人生寫文章的經驗中,最痛苦、最焦慮的一段時刻,
當完成的這一瞬間,我心中沒有過去完成文章時的喜悅;
這三篇文章沒有經典的「起承轉合」,沒有「困境、衝突、解答」,
沒有任何好萊塢式的完美結尾,反而是三個難以執行的方向。
過程雖然苦悶,然而,我相信值得。
為什麼?
寫文章的目的,在於給予和十年前的我一樣矛盾的朋友,
希望藉由這三篇文章,給你一些不同的觀點;
寫文章的目的,在於和「與自己完全不同世代」的朋友,藉由文章,
了解我們這個世代的焦慮與觀察。
最後,寫文章的終極目的,在於尋找和我有共感的朋友,或許,
我們可以一起做些什麼事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1.62.1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564466823.A.B39.html
Medium 好讀版:
推 chinyu1023: 推這系列 07/30 14:18
推 skyyo: 覺得你的文章寫得很好 然後自己好弱Orz 07/30 14:24
→ skyyo: 我 07/30 14:24
推 Nocer: 推 07/30 14:28
推 alice0207: 推 07/30 15:11
推 F1ower: 來刷這版就是等這篇,期望你更多的分享 07/30 15:19
推 gaz999: 看完這系列真的覺得自己好廢QQ 07/30 15:24
推 CrazyCharlie: 推 07/30 15:37
推 pumapupa: 推 感謝分享 07/30 15:47
推 em1234: 謝謝 07/30 15:51
噓 wasnin1022: 看完第一篇 09年出社會的我已經分紅費用化了 根本跟13 07/30 16:04
→ wasnin1022: 年差沒多少 07/30 16:04
節錄第一篇文章:
「2008–2013 投資在數位廣告產業的人所獲得的職涯資產,遠比 2013–2018 投資在
數位廣告產業的人多」
※ 編輯: rer429 (111.241.62.121 臺灣), 07/30/2019 16:18:50
推 qwert8392042: 推 07/30 16:17
推 e11gary30200: 大大寫的真好 07/30 17:27
推 shawncarter: 推 07/30 18:15
推 Lynxrufus: 推 07/30 18:32
推 capdie159753: 推 07/30 18:32
推 babosa633: 推 07/30 21:18
推 goodjackgu: 推 07/30 21:20
推 xie501: 好文 07/30 21:45
推 annin: 推~ 07/30 23:17
推 bouzi502: 推 07/30 23:20
推 ram034rose14: 推 07/30 23:46
推 hawaiian: 推 07/31 06:54
推 HCG10G8bear: 推 07/31 07:57
推 optccy: 謝謝分享 07/31 08:17
噓 stare7500: 雞湯垃圾文 07/31 09:46
推 laurel79531: 感謝分享 07/31 10:31
※ rer429:轉錄至看板 CareerPlan 07/31 21:56
推 roven82: 推 08/01 20:40
推 hieix: 但最核心的問題就是移動力… 08/02 08:58
噓 NiseMorisama: 雞湯文 08/02 09:35
推 MEETING0115: 推 08/03 01:57
推 z5411: Push 08/04 21:41
推 bluesky30632: 肥腸感謝前輩的文章,目前辭掉工作,正在混亂中 08/04 22:21
→ bluesky30632: 看到您的文章真的深有同感!謝謝:) 08/04 22:22
推文自動更新已關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