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竊國者侯」一詞最早出自《莊子》〈胠篋篇〉,它的上下文是:「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意思是說:偷鉤子的小偷,要被處死;但篡奪政權的人反倒成為諸侯;因竊國者權勢在握,人們不敢稱他是大盜,反而諂媚的稱揚竊國者是仁義之人。

 這句話後世常被用來諷刺,法律只是用來讓小老百姓聽話的,統治者卻可以凌駕其上,不受束縛。用白一點的話就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另司馬遷在《史記》卷一百二十四〈遊俠列傳〉第六十四有引申:「伯夷醜周,餓死首陽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貶王。跖、蹻暴戾,其徒誦義無窮。由此觀之,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侯之門,仁義存,非虛言也。」 前半段說的是,商國遺臣伯夷、叔齊寧可餓死首陽山,也不願當周國子民,然而周文王、武王倒也不因此就稱不上「王」;大盜跖與蹻二人皆殘暴,亦不影響其徒子徒孫津津樂道其事跡。

 至於「竊鉤者誅,竊國者侯」怎會引申出「侯之門,仁義存」這層意義?竊國者怎麼還存仁義呢?因為竊國之後,仁義的門面也就大言不慚擺出來,而且還可昭範後世。

 其實,司馬遷說的是憤世嫉俗的反諷話,成王敗寇,以暴力方法竊奪國家政權的,卻往往能封侯拜相,甚至稱王稱帝,反映政治社會現象的不公不義,從古至今皆然。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心得] 這是一篇勸世文

[閒聊] 女生會觀察男生手上的手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