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皮日骨的大同電鍋身世解密(下)
https://www.facebook.com/designsurfing/posts/630647527035821 大同電鍋雖繼承了東芝電鍋的DNA,不過由於台灣與日本食用米飯的習慣不同,日本習慣食用蓬萊米,台灣米飯的種類較日本複雜,有在來米、蓬萊米等,每種米飯吸水度不同,除外鍋水量要調整之外,若溫度不夠容易造成不熟問題,因此大同電鍋設定最高溫度為230度,而非東芝電鍋設定的180度,寧可讓溫度稍微過高,確保每種米飯都會熟,有些不需要如此高溫的米種會因為溫度過高產生「烘烤」效果,使飯香更容易散發,接近當時台灣社會喜歡吃的口感。而當時大同電鍋模仿東芝電鍋製造時,因製作技術尚未成熟,量產時鋁鍋厚度無法保持均一,有的比較薄的鋁鍋熱量容易逸散造成米粒不熟,因此設定高溫也可確保米飯煮熟。 鍋蓋部分,大同也比東芝的鍋蓋來的重,原因是台灣電壓比日本多10伏特,煮飯時水蒸氣翻滾的較為劇烈,因此台灣生產時就以增加鍋蓋重量解決。 當時電鍋售價雖然將近一個畢業生剛就業的起薪,但東芝電鍋推出時,以減少主婦等待時間為宣傳,內鍋更有兩個小鍋的配置,可同時炊煮米飯跟咖哩或味噌湯等,增加菜單的靈活運用度,甚至之後還有四個小鍋的配置,東芝也為電鍋使用者設計菜單,因符合現代人需求最後還是大賣。 大同電鍋方面一開始雖也模仿多件內鍋的形式,但隨著配合台灣人飲食習慣,分隔內鍋變化成上層鍋跟蒸盤,並且設計成同時使用,蒸煮的料理味道也不會滲入米飯裡,上下分層可煮飯又可蒸煮料理,非常省時,電鍋遂也逐漸成為一般家庭的必備家電。 在蒐集資料中有看到一則有趣的說法,東芝電鍋由於非常熱賣,各家廠商競相模仿製造想共享市場,當時的通商產業省(現在的經濟產業省)為遏止此市場亂象,逾1957年成立GOOD DESIGN AWARD(G-MARK),以獎勵企業生產原創性高的產品為目的,希望藉由這個獎讓企業能多開發屬於自己的產品而不是一味模仿他品牌。東芝電鍋也於1958年獲得G-MARK。 最近G-MARK在台灣開始舉辦海外審查會,看到大同電鍋長賣50年、改良後最新造型的樣子,日方G-MARK負責人員也曾發表文章表示,雖然大同電鍋一開始是以東芝電鍋為原型製造,但從炊煮米飯的電鍋進化成現在什麼都能煮的萬能料理鍋,從當中感受到台灣人改良產品的驚人創意。 產品設計發展至此,很多時候已經無法說自己設計的產